温州文保保护历史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搜狐焦点华东小编 2017-12-25 14:49:0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上半年,省文化厅发布我省高级和省级非遗数据显示,2016年温州高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总得分和名录体系、传承传播评分均居全省11个设区市排名前列。

泰顺廊桥修复现场

温州博物馆历史厅新陈列展览对市民开放

今年上半年,省文化厅发布我省高级和省级非遗数据显示,2016年温州高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总得分和名录体系、传承传播评分均居全省11个设区市排名前列。这份指标数据包括名录体系、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事业保障、队伍建设和工作创新等6个方面。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各类文化遗产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桑见证和传承载体,对它的更好保护和合理开发,能保护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瓯网讯(记者 华晓露)

铺开博物馆网络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今年,温州博物馆积极发挥博物馆的历史文化研究、社会教育服务、公益展示推广等功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获得由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一级博物馆称号。温博还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大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温博历史厅自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放以来,接待了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意大利米兰博物馆馆长等国内外重要来宾60余次,“寻根东瓯——2017香港青年温州逐梦之旅”香港温籍青年团体、高级媒体外宣团等重要团体。深化对外文化交流,讲好温州故事,不断提升温州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与此同时民办博物馆亦悄然走进公众视野。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发展民办博物馆事业,以“民办公助”形式保障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目前,温州共有博物馆44家,其中民办博物馆28家,包含民俗、历史、艺术、自然科技等诸多门类,免费开展陈列展览、教育、讲座等活动,全年接待参观人数约19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20万人次,形成了建设环境良好、多元主体办馆、反哺文化发展的温州特色博物馆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强市建设。

文化强市建设,需做强城市文化品牌,以为民惠民为宗旨,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而温州在排名前列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突出表现,无疑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排名前列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去年7月底,温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文物数据审核。登记收藏有可移动文物的单位81家,登录文物42287件(套),建立了“文物身份证”档案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掌握了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因工作成效突出,温州市文物局(普查办)荣获“排名前列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先进集体”表彰。

挖掘埋藏谜团

丰富温州文物历史资料

4月至5月,为配合肯恩大学扩建工程,市文保所联合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对该校区规划内用地北部山地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考古钻探,共发现东汉墓2座、唐墓1座、宋墓3座、明清墓80多座。目前钻探工作已完成,并由市局验收通过。这些古墓葬的发掘,对完整、丰富温州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今年以来,我市文保部门除继续开展落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参与危旧房治理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落实文物属地管理措施等工作外,还大力开展文物的挖掘、清理,打造了我市文物保护新格局。

瓯海区净水社区古墓葬群清理、瓯海博物馆墓葬发掘资料整理、永嘉县清水埠屿塘山六朝墓调查清理、鹿城区广化南路安置房区块考古勘探、平阳县宋埠镇陡南村水陆塔基调查、文成县百丈漈镇明代刘世懋墓调查清理、泰顺县龟湖镇明代银矿洞及矿监遗址调查、苍南县矾山镇炼矾遗址调查勘探、苍南县马站镇壮士所城遗址发掘等,这些文保工作覆盖11个县(市、区),不断地走近历史的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而这些文物虽不会说话,却以极其丰富的存在形式,呈现历史。

“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市文保所副所长梁岩华说,文物发掘和保护对推动历史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墓葬,尤其是贵族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精美器物、典型器物,不仅体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特点,还能体现墓主人个人喜好等。墓主人生前使用的首饰、生活用品等,往往就会随葬在墓里面,壁画上则可能会画着他(她)生前所做的事的画面。一个人物形象的充实,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后人就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模样。

廊桥修复通过验收

非遗传承迈上新台阶

近日,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已顺利通过省文物局验收。我市历时一年多的廊桥修复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据了解,本月初,省文物局组织省市专家组一行依次到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进行实地走访踏勘,对三座国保廊桥桥本体的修复情况进行验收,并现场拍照以作对比论证。在廊桥修复工程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泰顺县三座国保廊桥的修复达到验收标准。省文物局文物处副调研员赵勇认为,此次廊桥修复工程全程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支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全程介入了廊桥维修。在原构件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原有的构件,较大程度保留了廊桥的历史信息。修复现场管理认真有效,文物部门、监理单位全程现场跟踪,总体验收情况良好,质量符合设计方案和各项规定。

听完专家发言,这一路艰辛在泰顺县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脑海里呈现——

去年中秋节,泰顺3座国保廊桥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在“莫兰蒂”台风中被洪水冲垮。此后廊桥修复工作按既定目标科学有序推进,仅6个月就完成了勘探、设计、立项、论证、审批等所有前期工作,于今年3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3个月时间完成了桥基桥台建设和桥木修复工作;10月4日,在廊桥水毁一周年之际,桥本体修复工程全面完工。而后,通过验收。

“廊桥修复、打捞一年多过程中,体验最深的是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已经迈上了一大台阶。”季海波说,文化生态的保护不再是单一桥体的保护,而是对整个文化生态区域的保护。仅仅靠部门不够,需要全区域行动起来。事实证明,有全民的参与,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保护要推动多部门联动,不再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付诸行动。比如,对水道保护,乡镇所在地方政府、水利局等参与。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这不仅仅是文物局的事。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全新的保护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保护方式。”

诚然,多方联动,在全市上下形成非遗保护的共识,这不是口号,早已在我市化为行动。今年,我市从推进非遗保护规范化建设、营造非遗保护的生态环境、创新非遗保护的工作载体、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力度等四个方面入手,切实让“非遗”在生活中传承,在生活中发展,非遗传承发展迈上新台阶。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